關于我們

    上海律師咨詢團隊
    上海律師網是富譽律師事務所旗下的專業法律服務平臺,自2000年起便開始為廣大客戶提供法律服務。我們的團隊由近200名經驗豐富的律師組成,他們覆蓋了各個法律領域,平均執業經驗超過5年,其中70%以上擁有法律碩士學位。 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們始終堅持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成功地為成千上萬的客戶提供了高質量的法律服務,并成功處理了上萬起各類復雜的法律糾紛案件,包括一些具有重大...

    律師團隊

    上海律師咨詢

    律師團隊

    上海律師咨詢

    開庭辯護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榮譽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境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境

    上海律師咨詢

    律所環境

    法律專題

    主頁 > 訴訟律師 > 法律專題 >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

    時間:2021-03-16 17:59 點擊: 關鍵詞:過失致人死亡罪,上海過失致人死亡罪,上海過失致

      罪名精析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客觀上必須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并且已經造成死亡結果,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釋義闡明

      (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二)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是:

      1、行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為;

      2、客觀上必須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十六周歲以上、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主體;

      (四)本罪在犯罪主觀上的表現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兩種,該過失是針對死亡結果而言。

      法律法規

      (一) 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配套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

      過失導致物品從高空墜落,致人死亡、重傷,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依照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處罰。

      立案標準

      獄內刑事案件立案標準(司法部令第65號)

      第二條 監獄發現罪犯有下列犯罪情形的,應當立案偵查:

      (10)過失致人死亡的(過失致人死亡案)

      (12)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過失致人重傷案)

      量刑標準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實務指南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及其處刑

      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過失犯罪,是指由于過失導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于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而是由于其他無法預見的原因導致他人死亡的,屬于意外事件,行為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

      關于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罰,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也就是說,過失致人死亡,除本條的一般規定外,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根據特殊規定優于一般規定的原則,對于本法另有特殊規定的,一律適用特殊規定,而不按本條定罪處罰。如本法第一百一十五條關于失火、過失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死亡的規定,第一百三十三條關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規定,第一百三十四條關于重大責任事故致人死亡的規定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在實踐中應當注意區分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區別。雖然二者行為人都預見到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后果,但前者行為人并不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而只是輕信能夠避免;后者行為人則對結果的發生采取放任、聽之任之和漠不關心的態度。

      醫療事故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的界限

      兩罪在危害結果上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醫務人員,后二罪的主體則為一般主體。

      (2)主觀過失的性質不同。本罪的過失屬于業務過失,而后二罪的過失屬日常生活中的過失。

      (3)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違反規章制度或診療護理操作常規,而后二罪分別表現為通過某種方式致人死亡或造成他人重傷。

      (4)客體不同。后二罪侵害的客體是人的生命健康權利,而本罪侵害的客體主要是醫療機構的管理秩序。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理論上一般認為,區分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關鍵是看行為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在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場合,行為一經實施,在客觀上就具有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遭受損害的性質。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質的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不可能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而致人死亡的行為,如果是在業務過失的情況下導致他人死亡的,則構成其他犯罪,不能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而致人死亡的行為,如果是在業務過失的情況下導致他人死亡的,則構成其他犯罪,不能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普通過失,即日常生活過程中的過失;業務過失,即在履行職務、職責過程中的過失,如在交通運輸、醫療過程中的過失導致他人死亡的,不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而是以交通肇事罪、醫療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等論處。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刑法》第233條屬于一般性規定,是普通法條,而刑法分則某些條文所規定的過失犯罪,尤其是事故犯罪常常也會導致他人傷亡,相對第233條而言,可以認為是特殊條款、特別法條。規定這些犯罪的法條與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法條形成特別法條與普通法條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特別法條論處,而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交通肇事罪的界限。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133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134~135條、第233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由此可見,只有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內發生交通事故,如在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才可能危及交通運輸安全,才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而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外發生交通事故,如在機關、廠礦、學校、封閉的住宅小區等發生交通事故,則不可能危及到交通運輸安全,當然也就不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他人死亡的行為。本罪的構成如下:

      1.本罪的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

      2.本罪的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此處,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此處的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3.本罪的主體。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本罪的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與過失致人重傷、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過失犯罪,主要區別在于:

      (1)侵犯的客體不同。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侵犯的對象具有不確定性;而過失致人重傷、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侵犯的對象是特定的。

      (2)客觀方面表現不同。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表現為行為人過失投放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而過失致人重傷、過失致人死亡罪則表現為過失引起特定的人的重傷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

      案例精選

      公報案例

      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檢察院訴高知先、喬永杰過失致人死亡案

      福州市人民檢察院訴彭崧故意殺人案

      郝東軍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當事人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當事人自愿認罪且積極賠償損失,得到諒解的,法院應當依法酌情從輕處罰。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河北省邢臺市橋東區人民法院 / 2013.09.30 / 一審

      張偉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當事人不具有主觀惡性和犯罪蓄意,但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的,屬于疏忽大意的犯罪過失,致人死亡的,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黑龍江省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13.04.01 / 二審

      張洪財等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因與人爭執,推搡、廝打被害人,在不明知被害人患有嚴重心臟疾病的情況下,致使被害人本身隱藏的疾病暴發而死亡,其主觀不具有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故意,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受刑事處罰。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 2012.09.12 / 一審

      李雪峰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因傷害行為致人死亡可能觸犯過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故意傷害(致死)罪,對于具體如何定性,如何認定行為人的主觀心態離不開對客觀事實的判斷。在本案中因瑣碎小事發生爭吵而引發致人死亡的危害后果,行為人的行為就是打了被害人一巴掌,這種情形很難認定行為人有故意傷害的主觀心態(一般情形打一巴掌連認定輕傷都不可能),但致使被害人摔倒在地撞擊頭部死亡。這種結果是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而未預見的。根據上述分析,行為人不可能有放任死亡聽之任之的心態,對此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是合適的。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 2011.12.09 / 一審

      陳福成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在倒車后未能注意車后情況,違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義務,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構成要件的主觀方面“疏忽大意的過失”,其他方面也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所以應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11.12.06 / 二審

      黃汝連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本案是由于小偷入屋盜竊東西,房屋主人發現后扔下的磚塊砸死小偷而引發的。在本案中,黃汝連是七十多歲的老年人,在深夜當中,聽到響聲之后只是感覺到是小偷進入房屋院子內盜竊,但并沒有看清楚小偷進入房屋院子內的具體位置。黃汝連從其房屋樓頂上往樓下院子內扔磚塊,其目的是想趕跑進入其房屋院子內盜竊的小偷,并不希望小偷死亡或者是受傷。但黃汝連在此行為當中,應當預見到可能會造成小偷死亡的后果,但由于其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被害人被磚塊砸中死亡的結果。黃汝連既沒有傷害的故意,也沒有殺人的故意,只是由于過失才致使被害人死亡。綜上,認定黃汝連的行為構成了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人民法院 / 2010.12.14 / 一審

      楊長軍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交通肇事犯罪在主觀上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而造成人員傷亡后果的過失有明顯區別,對于案發后,交通管理部門未對事故責任作出認定,使得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缺乏必要認定條件的致人死亡案件,宜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江蘇省寶應縣人民法院 / 2009.09.30 / 一審

      鄭義碧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雙方在飲酒后由于發生口角而相互廝打起來的,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行為人可能不會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及其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是必然發生。雖然與被害人有身體接觸,但就行為人的行為而言,并無傷害被害人的故意,行為人主觀上對被害人可能死亡后果,是因其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而非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 2009.03.05 / 二審

      朱啟三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在盜竊后逃跑由于慌張致被害人死亡該行為要區別于轉化型搶劫。很顯然在本案中行為人無抗拒抓捕實施暴力的行為,而是基于慌張將被害人帶下車致被害人死亡,在此行為中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慌張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但未能預見,故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人民法院 / 2003.06.20 / 一審

      秦道風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交通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客觀上都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其界限在于過失致人死亡罪致人死亡的行為不是基于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礦內道路是非公共交通道路,在此類道路上駕車致人死亡的,不屬于違反交通法規引起的致人死亡,應直接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08.01.14 / 二審

      胡義軍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同被害人發生爭執,致被害人跌入河中,行為人疏忽大意輕信被害人能自救,離開現場致使被害人溺水死亡,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罪(不作為犯)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 / 2004.10.14 / 一審

      吳保國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與被害人互毆,造成被害人輕微傷,由于被害人自身具備的“特殊”體質,誘發畸形血管破裂的大量出血,導致被害人最終死亡的,宜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 / 2007.10.15 / 一審

      喬偉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被告人騎自行車乘載被害人時,負有保障他人生命安全的注意義務。該注意義務不要求行為人必須具備特定的身份和職務。被告人在明知通行路段設有石墩的情況下,未下車推行也未減速慢行且以較快的速度騎行。而根據一般人的生活注意義務,其應當預見也能夠預見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被害人傷亡的后果,但是因其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因此,本案損害后果的發生不屬于意外事件。被告人因疏忽大意的過失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 / 2007.10.25 / 一審

      程海明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作為出租車司機,在發現乘客所坐副駕駛座著火后,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危害結果,其由于職業原因負有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避免義務,同時也具有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能力,卻只是采取了關閉車門、電話報警的不當方式,誤認為乘客能夠撲滅火情,相信自己這樣做不至于導致乘客死亡,最后導致危害結果沒有避免。 因此,行為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主觀方面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方式為不作為。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 二審

      宋親衛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對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死亡而構成犯罪的,不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結合本案案情,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人民法院 / 2004.07.06 / 一審

      陳建兵過失殺人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持自制獵槍打野雞未果,途中與被害人搭話將槍對準被害人腦袋,槍支走火致被害人死亡。在本案中行為人應當認識到自制槍支性能差可能走火致人死亡,但因為與被害人搭話而疏忽大意未能預見,故本案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上海市崇明縣人民法院 / 1994.06.20 / 一審

      趙忠民過失殺人案

      裁判要旨:警察在執行公務中使用槍支失誤致人死亡的,應承擔刑事責任。警察執行公務因槍走火致人死亡,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 / 1991.04.18 / 二審

      龔建清故意傷害案

      裁判要旨:在斗毆致死的案件中,對斗毆行為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傷害(致死)罪的主要依據在于行為人實施斗毆行為是否具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對于因經濟糾紛發生短時斗毆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毆打的目的,對于被害人因毆打行為而死亡應當預見而未預見,存在過失,應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福建省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02.12.23 / 二審

      洪求皮過失致人重傷案

      裁判要旨:對于因爭執發生沖突推搡他人的行為一般不能認定行為人有重傷他人的故意,對于推搡后致他人撞墻而受重傷的,屬于行為人應當預見而未預見的后果,構成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重傷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07.11.14 / 二審

      徐保弟以非法架設電網的危險方法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實施私自架設電網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主觀上出于過失的,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至于致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犯罪行為危及的是公共安全,不再評價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上海市奉賢區(縣)人民法院 / 1993.09.20 / 一審

      屈孝壽過失殺人案

      裁判要旨:如行為人系過失犯罪,無主觀惡性,平時表現較好,有悔罪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可以適用緩刑,放在社會上改造,這也符合我國當前適當多判處一些緩刑的刑事政策。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案例 / 湖北省興山縣人民法院 / 1994.09.26 / 一審

      徐永做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行為人實施一般毆打行為致被害人倒地受傷后死亡,其主觀上沒有傷害被害人的故意,而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的,應認定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而非故意傷害罪。

      人民法院案例選案例 / 廣東省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2016.12.09 / 二審

      楊熙尋釁滋事、過失致人死亡案

      裁判要旨:尋釁滋事過程中強迫被害人飲酒致其死亡的,尋釁滋事與強迫飲酒的行為應當分別評價,分別以尋釁滋事罪、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實行數罪并罰。

      人民法院案例選案例 / 河南省魯山縣人民法院 / 2004.05.20 / 一審

      《刑事審判參考》案例

      王長友過失致人死亡案——假想防衛如何認定及處理?

      裁判要旨: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不能以故意犯罪論

      ——《刑事審判參考》2001年第9集(總第127號)

      無罪案例

      諸檢刑不訴〔2019〕461號

      鄂川檢一部刑不訴〔2019〕12號

      瓦檢公訴刑不訴〔2019〕21號

      相關閱讀

      1、知網文獻

      淺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邵素芬、曲悅《法制與社會》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準確認定——石魏、徐芳《檢察實踐》

      淺議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趙蔚《法制博覽》

      論不作為樣態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徐博《法制與社會》

      論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果關系的適用——李憲《法制與社會》

      工地內倒車撞死人是交通肇事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張婷婷《法制博覽》

      2、相關好文

      過失致人死亡罪司法觀點集成——悄悄法律人

      輕微暴力致人死亡如何定性——刑事實務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觀認定——刑事法律專家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致人重傷罪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 http://www.iseeip.com/zhuanti/4345.html
    以上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冲田杏梨高清无一区二区|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